這篇轉貼自 一百年前的客家人, 你見過嗎? 客家梅縣興寧_新浪新聞 文中標示“照片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圖書館,主要拍攝者為Krayl Robert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”
這裡將原文標題註釋改為正體字,捨去照片拍攝年代 (大多數寫攝於1905-1930)。標題註釋應該是來自熟悉當地環境的客家人,除了為便利閱讀做的極少更動我們保留原文標題註釋。
各位想想,這像唐代北方漢族南遷的民族嗎?
100年前的客家人,你見過嗎?
“民惟力耕,不事他技”,務農是客家地區主業,無論男女,都要下地勞作那一畝三分地。
客家農婦
那個時代,客家婦女甚至是農事的主力軍,事無分大小、活無分輕重。“家頭竈尾”(養兒育女)到“針頭線尾”(縫補衣服)、“田頭地尾”(耕田種地)到“竈頭鍋尾”(操持家務),這“四頭四尾”的重任不是任何婦女都能勝任的,但客家婦女卻視若等閑。
梅縣挑水的客家婦人
梅縣抱小孩的客家少婦
背著小孩的客家少婦在炙釀酒
針頭線尾正在紡線的客家婦人
趕時節插秧的客家婦人
引水灌溉稻田的客家婦人
[缺]
客家農夫
扛著犁,趕著牛的客家農夫
水田裡帶著笠嫲的農夫在犁田
犁完田了
打禾
趕山羊的梅州客家男子
收蘿蔔
切蘿蔔
曬蘿蔔乾
扛著豬的客家男子
[職業多樣化]
隨著經濟發展,清末民初客家地區人口不斷增加,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尖銳化。在這種情況下,死守土地,繼續發展傳統農業自給自足,已經不能解決問題,於是,不少客家人想方設法另覓生計,職業逐漸呈現多樣化。
編麻繩的客家女子
挑柴禾的客家女子
客家地區過去重要的運輸工具——雞公車
茶鋪和門口的雞公車
蕉嶺,叟樂的伐木工人
鋸木材的客家男子
鋸木材的客家男子
客家木匠師傅
蕉嶺叟樂年輕的木匠
篩河沙
給河沙稱重
做泥水
客家泥水師傅
興寧,一個院落里的織布機
興寧,染布工,使用德國染料染布
興寧,在寧江里漂洗的染布工
興寧,正在曬乾的染布
鑄鐵作坊里的熔爐
鑄鐵作坊里的模具
客家打錫匠
客家錫匠在拋光器皿
[缺]
客家補鍋師傅
客家補鞋匠
客家理髮師傅
客家修傘師傅
制土磚
織網師傅
做陶罐師傅
做水勺師傅
做陶磚
客家漁夫
梅江上的船工
載著紙燈籠的船
梅縣,人力車夫們在德濟醫院的院子里休息
鄉間的盲人樂師
客家郵差(龍川鶴樹下)
客家修墳師傅
[教育]
客家人歷來崇尚文化教育,由於地區經濟滯後,地理區位處於劣勢,更是視送子女入學讀書為人生頭等大事,寧願挑鹽擔、賣柴樵、做苦力,也要供子弟讀書。基督教巴色差會傳教士在梅除從事宗教活動外,還大力開辦教會學校,幫助窮苦人、啟蒙教育。
梅縣,男生寄宿學校
梅縣,樂育中學,童子軍在練習棍操
梅縣,樂育中學,17歲的老練“演說家”
梅縣,樂育小學,雨季時上學的客家小男孩
梅縣,黃塘樂育女校里的小女生
梅縣,黃塘樂育女校的中外女教師
梅縣,女子高小,挑著籃子出門買菜的廚子
梅縣松口傳教區預備修院教士和學員合影 — 梅州市人民醫院(黃塘醫院),前身是1896年瑞士基督教巴色傳道會德籍醫師韋嵩山博士在梅創辦的德濟醫院。
韋嵩山出席梅縣的戒煙活動
梅縣,德濟醫院醫務人員
[其他]
清末不少客家人下南洋謀生,客家地區商貿有所發展。興寧更是因為輻射贛南、閩西的區位優勢,當時有“小南京”之稱。
興寧西河橋,對面是鹽鋪街店鋪 — 鹽鋪街是清末興寧最繁榮的商業街之一,鹽販雲集,鹽鋪多過米鋪,連街名都叫做鹽鋪街了。
推測是興寧的街景
梅縣的墟市入口,“人之有恩,可念不可忘。人之有仇,可忘不可念”
賣仙人粄的小攤
賣小吃的客家婦人
賣客家豆腐的老人
賣豆乾
賣毛筆、墨水和紙張的小攤
賣米的客家農夫
賣木製水桶的店
賣陶罐、水缸的攤檔
[缺]
賣小吃甜品的小攤
梅縣的牛市
賣藥的小攤
梅縣賣豆腐的小攤
江邊賣水果的小攤
學校旁賣水果、玩具和食品的小攤
賣花生的客家老婆婆
小雞被竹籠裝著用2-3天的時間運到梅城賣,遇到河流就會把籠子放在淺水裡,這樣小雞就不會渴死。
賣柿子的客家婦人
興寧,商人在寺廟里齋戒禱告
據記載,清雍正十一年(1733),置直隸嘉應州後,駐軍設左營游擊1員,統領全州綠營官兵。光緒卅一年(1905)嘉應州保全團練總局改為巡防隊,成為正規軍,二年後改為巡防營,統300餘官兵。 民國十一年(1922)為陳炯明部所駐,十四年(1925)東征時由張民達、葉劍英進駐。後國民政府軍黃任寰師長駐梅城,歷有替換。
清末,興寧駐軍(綠營官兵),推測左邊是武官,中間是捕頭,右邊是師爺,攝於1901-1910年間。
梅縣德濟醫院里的傷兵
縣衙門口的士兵
蕉嶺,叟樂街頭耍把戲的
梅城,算命先生
梅城江邊的藥攤
舞獅子、龍燈的少年
木偶戲台
鄉村耍把戲
鄉村耍把戲
梅城的女乞丐
*** 留言可匿名,可不填真實電郵地址。發佈後不會馬上出現;等我們確認不是垃圾留言才會讓它顯現。(若想講悄悄話,可在留言中註明不要公佈。)